微信分享图

0142 奈良美智 2007年作 柏林 巴拉克,1号室

柏林 巴拉克,1号室
拍品信息
LOT号 0142 作品名称 奈良美智 2007年作 柏林 巴拉克,1号室
作者 奈良美智 尺寸 263×317×279cm 创作年代 2007年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101,160,000
材质 综合媒材 装置 形制
出版
《奈良美智:作品全集 第1卷─绘画、雕塑、版本、照片》株式会社美术出版社 东京 日本 2011年(图版,第P-2007-004图,第209页;及第B-2007-001图,第233页)
《奈良美智Moonlight Serenade─月夜曲》金泽21世纪美术馆 金泽 日本 2007年(图版,第56页)
《奈良美智48个女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北京 中国 2011年(图版,无页码)
〈奈良美智的世界〉《Eureka》2017年8月临时增刊号 青土社 东京 日本 2017年(图版);及2021年3月初版 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 台湾 2021年(图版,第77图,第111页)
款识:《温室女孩》:Hothouse Doll 2007 なら 07(画背)
内含:
1.《温室女孩》2007年作 压克力 画布
2.《三姐妹(柏林版)》2007年作 压克力 木板

来源
德国 柏林 Galerie Zink
佳士得 香港 2012年5月26日 编号2041
现藏者购自上述拍卖

展览
2007年「奈良美智 + graf:柏林 巴拉克」Galerie Zink 柏林 德国
2007年6月2日-10月28日「奈良美智与graf—进入环绕我们的光圈」GEM现代艺术博物馆 海牙 荷兰
2011年3月15日-5月30日「大开眼界」Fyns艺术博物馆 欧登塞 丹麦

奈良美智
柏林 巴拉克,1号室
奈良美智最举世卓绝、力鼎独创的艺术宣言
孩童、音乐、女孩、木屋...常伴奈良美智身边的童话主人公,在艺术家亲手参与设计建造的完美场域中,巅峰际会─大型房屋装置《柏林巴拉克,1号室》因此成为全球当代艺坛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奈良美智最独一无二的艺术宣言。
其中所置入的《温室女孩》与《三姐妹(柏林版)》分别以画布和木板等不同媒材表现,在主题与表现手法上贯穿了奈良美智最重要的创作核心,陈列一内一外,内容一静一动,为其平面绘画系列之集大成;《柏林巴拉克,1号室》不仅为艺术家为其绘画量身订制的独特空间,这件规模巨大的装置作品在整体执行的过程中,已然与创作的时空、历史背景、观众产生紧密的互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奈良的出发点便已超越了地域阻隔与时间限制,我们获得邀请随着动线入屋,他的平面绘画不再只有单一视角,作品宽广的视野与宏观的角度立体投射了奈良美智三十年创作生涯的丰厚积累,在这个充满精神性的场域中我们得以延伸视觉与感官得到前所未有的共鸣。
以缪斯为名─艺术家全集中唯二的《温室女孩》
去年创作于1995年的《温室女孩》甫创下艺术家世界拍卖纪录的第二高价,在目前奈良美智最完整的全集《奈良美智:作品全集》中,仅有两件作品以《温室女孩》为名,标题可能源自创作歌手布鲁斯.宏斯比于1995年发行的专辑,其中的歌曲多讨论社会议题,歌词也充满了黑暗寓意,或许因为如此,同年的《温室女孩》极具反叛精神;然而相隔12年后,奈良美智在著作《NARA 48 GIRLS:奈良美智48女孩》中为2007年的《温室女孩》写道:「…为了确认自己。…必须感谢我的缪斯!要说几百万遍 “THANK YOU”」作品中的缪斯似乎随着艺术家的年纪逐渐长大成熟蜕变,奈良美智凭借一己之力,用幻美的视觉重现丰富多变的心相之国,这个宣言或许正是他藉女孩之形,内心最深处的吶喊。
《温室女孩》采用不同色阶的压克力彩点,有耐心的逐步铺设堆迭,女孩外型在行云流水间被『构建』而出─从背景的幽紫、到发梢的暗绿,再到衣衫的鲜橘以及面庞的白晰莹润─这不仅源于艺术家在下笔之前谨慎的通盘规划,过程中步步为营的细密斟酌,更是经年之后,心境沉淀后的大气与沉着;褪去横冲直撞的凌厉,身形丰盈饱满、用铿锵有力的温润,主导画面正中;略泛羞涩初红的皎洁面庞上,一双无法忽视的异色灵眸,直戳心弦─早期窄长上挑的挑衅眼神云开雾散,化为深不见底的圆柔汪莹。奈良美智以精巧排布的用色细节步步引人入胜:背景的幽紫与衣衫的亮橘,被安排在左右眼眸之中─色调互补的橘与紫遥相呼应,在画布内构建出和谐平衡的有机循环。
女孩眼眸的冷暖色调并非艺术家为增添视觉活力的一时兴起─开启异色瞳孔创作的初衷,是长久以来向往和平的概念延伸,2005年时为纪念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六十周年,奈良美智曾在作品中女孩右眼的虹膜内部绘出当时爆炸的蕈状云;2年后,《温室女孩》诞生于此系列发展至最为炉火纯青之时,左眼幽蓝深邃,犹如夜晚月明星稀;右眼光芒万丈,好似晨曦耀目四射;睫毛、内部色点、外廓形状,细微之处的不同让原本静止的画面情绪微颤;双眼因而如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首席研究员藏屋美香 在讨论奈良近作的异色双眼时所分析的:「她们的脸庞包含了透过不同时刻组合成多重表情的时间元素。」《温室女孩》的双眼承载了时序更迭与变换,抿起唇部,我们希冀得知她的下一个表情,奈良用女孩的可盐可甜将人性的复杂娓娓道来,无论年龄、种族、性别,每个人生经历不同的个体都能从她的身上,找到归宿,读出属于自己的感动。
以经典形象深植人心的《三姐妹》
艺术家借「看板绘画」的独特形式直指现代大众流行文化的核心─《三姐妹(柏林版)》作为奈良美智最经典的主角们,一直以来反复出现于艺术家的创作与衍生商品中,去年更有立体公仔《123 击鼓女孩》的发行。画面木板上端醒目的大写标语「THREE SISTERS (三姐妹)」以最直观的文字形式直述主旨要义,同时与粗轮廓线、不透明色彩的绘制的人物相应成章。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研究员藏屋美香曾在「在奈良美智展开展之前」座谈会中解释道:「看板绘画的图案明确清晰,勾勒清楚的轮廓线,有时还写着引用自摇滚乐歌词的讯息。这种作法的作品,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给许多人。…一般的美术家少有这种想法,不过我认为就像是摇滚乐人士说的:『要传达讯息给更多人知道啊!这有什么不对吗?』」
置于屋外的《三姐妹(柏林版)》描绘了一支由孪生姐妹组成的小小乐团,正在协奏一曲无声胜有声的森之乐章:脚下一片广阔的绿色原野,生机盎然、缓缓铺开;她们身着统一制服,头顶标有数字的尖帽,而发型、身姿、表情的细微不同,赋予每个人专属独特的性格密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为奈良国度中的精灵,她们相辅相成,相生相依,相对相望。奈良美智从童年收听英文音乐电台、到年少轻狂时组建摇滚乐队,如今,旋律也便自然而然的嵌入画中:三姐妹手握鼓棒,上下挥舞,既在演奏,又在舞蹈;1、2、3,是简谱音韵、又或者是层层递进的击奏鼓点,空气中散发着振奋人心的律动。
奈良美智以木板打破传统布面的思维定式,为女孩们亲手构筑表演舞台,从主板到边框,每一吋,皆是艺术家独具匠心的亲力亲为:不经过度打磨,真实呈现出材料原生态的纹路肌理,它是小屋墙壁的向外延伸,也与自然为本的主旋律相得益彰;拼接的方式直截了当的体现原始材质,同时,将画面横向分割成均等的部分,与三位人物的左右分布共同构建纵横双向的平衡。她们脚下的绿色草原在起伏中环绕边框,仿佛无限延伸的舞台,《三姐妹(柏林版)》因而不再是片刻的画面撷取,而在单纯的文字和色彩组构中表现传达了表演艺术的时间性。
屋企的百面艺生
「我一直都想找回『确定性』,它不是为了观众的视觉观感,也绝不是『刻意炫技』,而是一个真正回归本我的最舒适场所。」
─奈良美智
从1984年以来,「屋企」即是奈良美智作品中最为鲜明的经典符号,每每出现,都标志着艺术家本人思考与技法上的成长与蜕变:它们或是画中孩童的完美荫蔽所,时而又如雨后春笋,扎根滋长于孩童头顶;而当一座座房屋从一笔一划、化作一砖一瓦,一钉一木,有如梦想终于实现,终以包罗万象的面貌降临人间。
数尺见方的矩形基座,粗犷的横栏木条上下堆迭,在半透光棚顶的荫蔽下,极尽简洁的雏形初现─《柏林巴拉克,1号室》形似儿时在青森苹果林中探险时意外发现的废弃军舍,同时又像柏林留学时冷冽寒冬中的温暖小天地,不再是早期「YNG计划」仅可通过墙洞或是窗口远观奈良房屋内部,我们得以轻拧门把,躬身入局,以「艺中人」的身份亲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与他一同穿越回生活过6年的柏林,如果说日本是孕育他性格的初始土壤,德国则是将他的梦想实现的地方。
「但我认为持续画画这件事,是照亮我本身存在于此的明灯。而在那里被映照出来的,也绝对不是只有画画的我。……我觉得自己走的不是路,而是像奔流在河道的水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无数像这样的河川,这些河川汇集后注入的那片汪洋大海,也许就是所谓的艺术吧。」
─奈良美智〈半生(暂)〉
从2001年的「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2003年与日本设计团队graf合作「S. M. L.」,至2005年在家乡弘前市启动「A to Z」计画等,奈良美智不断挑战自我,从工作室形式的架构逐渐成为实体房屋的再现。2007年,他将房屋项目再次重启,这一次,《柏林巴拉克,1号室》不再仅为作品铺景,代表作《温室女孩》、《三姐妹》的置入与全方位的视角,屋内屋外,静默与动感的作品遥相呼应间,是奈良美智的双面人生─多年蛰伏,潜心修炼的画家,不羁放荡,挑战权威的摇滚少年;联结青森与柏林、童真与成年的时空隧道,具体展现奈良美智前半生创作精华的全貌─这件独立成诗的艺术多媒材融合盛宴从设计到搭建,每寸精至细微的打磨雕琢,都是艺术家丰满情思的厚积薄发;它是奈良美智关于本真的重溯旅程,也是每位观者找寻自我的理想乌托邦。
2007年8月29日
昨天和今天,我出门做短途旅行。
寻找自己本身之旅?
不,始终与自己本身的旅行,为了确认自己。
长此以往,自己可能报销报废。
现在不要紧了,99%!
必须感谢我的缪斯!
要说几百万遍“THANK YOU”

我不再画那些愤世嫉俗的小孩了。他们仍旧清冷,却不再瞬变,我认为,作品已迈向更深层次。关于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画法的进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站在我的层面,它影射出我开始学会如何与人交流…画出从未想象自己能实现的图像,与此同时,这也预示着我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但我想,有所突破总比一成不变要好…

亚洲顶尖私人收藏